圖2-1 十位年輕人於3月6日與3月15日下田插秧,吸引籃城社區眾多長輩,協同子女、孫子駐足觀看。(陳瑞芳攝)
|
【記者張庭芳埔里報導】今年三月,埔里鎮籃城社區發展協會首度嘗試耕耘1.3分地的無毒米,搭配由在地年輕人與暨大生組成的共耕團隊,嘗試在沒有政府計畫補助下進行自主生產;也與南村、蜈蚣、一新、守城等旗艦計劃的社區居民,承租1分多地的無毒甘蔗;希望經營社區自主產業,也找回農村長輩的活力與笑容。
兩塊友善耕作的土地,泥土踩起來溫暖厚實,充滿豐富生態,無毒稻田上常有年輕人向長輩請益農事的聲音。總幹事陳瑞芳表示,面臨農村人口老化、土地時常變賣的情況,籃城社區在關懷照顧與福利方面,已經成熟完備,現在希望轉向農業經營,尋回社區長輩的傳統耕作記憶,也籌備社區自主運作的經費。
陳瑞芳指出,社區老一輩的稻米與甘蔗記憶,是最珍貴的傳統資產,也展現農村時代順應天時、愛惜土地的生命力;而年輕人的加入,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給自足的田間智慧傳承下去。
圖2-2 籃城與南村社區長輩3月24日齊聚籃城社區中心廣場,
發揮撥蔗種的功力,其中有年輕人親自討教學習。(蔡嘉信攝)
|
1.3分地的無毒米品種為台中秈稻10號、台梗192號,耕作成本由9位共耕團隊成員與籃城社區發展協會合力出資,耕作過程結合在地農民的「教」,與共耕團年輕人的「學」,體現互助合作的種稻精神。陳瑞芳說,共耕團隊成員認真向在地的種稻師傅學習種稻,並定期巡田,精神可嘉。社區方面有賴克祥、周竹雄、楊秋和、游秋菊、黎文吉、林金本等人擔任他們的田間導師,提供劃線器、噴筒、挲草等技術指導。1分多地的無毒甘蔗,突破單一社區限制,動員南村、蜈蚣、一新、守城等社區居民一齊耕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