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4日 星期六

羊乳與蛋糕異業結合 首創紅茶羊奶乳酪蛋糕

王志玄手拿紅茶羊奶乳酪蛋糕。(張庭芳攝)

【實習記者張庭芳魚池報導】位於魚池鄉共和村五馬巷2-3號的牧佳牧場,近期推出一款獨家的紅茶羊奶乳酪蛋糕,以在地的阿薩姆紅茶為發想,並且與埔里布丁將-甜點工房的味正琳師傅合作,異業結合,一起研發全台首創,沒有羊奶騷味、帶有紅茶香氣的美味蛋糕。

食品工程系畢業的王志玄,在經營牧場的過程,發現乳源生產過剩,但廠商的收購價格不盡理想,這樣的困境,讓他轉而思考研發農業附產品的可能。他看到魚池紅茶產業的風行,便有了將紅茶與羊奶結合的想法,後來也找到埔里的味師傅,整合資源,發揮更好的能量。他特別提到,乳酪能增加整體的風味,而茶類則能解膩。

這款紅茶羊奶乳酪蛋糕,據負責人王志玄表示,是由西點師傅味正琳提供技術和場地,他自己則是供應材料和想法,異業結合。蛋糕歷經三個月的開發,期間也讓多組客人試吃,不斷調整到市場可以接受的口味,才拿出來販售。秉持不加任何添加物、不加防腐劑的原則,牧佳牧場讓魚池和埔里的民眾,可以取得最新鮮、最在地的產品,有興趣的民眾可致電:0982-584168

2014年5月23日 星期五

張隊長咖啡變成農場 與蝴蝶共享友善環境

張文烈正在整理農場裡的多棵樹葡萄,現採現吃的滋味令人難忘。(張庭芳攝)

【實習記者張庭芳埔里報導】每天早起,走去園子整理野菜,順勢摘下幾顆樹葡萄來吃,這是張文烈愜意的退休生活。在他的庭園裡,自然生態很豐富,隨處都是可以食用的植物,既跟蝴蝶一起共享,也跟親朋好友分享,讓他獲得加倍的快樂。

近來,張文烈把自家種植、烘焙咖啡的庭園,打造成埔里生命河休閒生態農場,營業時間是每日上午11點至晚上8點,唯周二公休。這個農場的生態很豐富,張文烈引進龍鬚菜、樹葡萄、羅李亮果、台灣土肉桂、龍眼、刺蔥等野菜和水果,除了讓民眾現採現吃,也能變成一道料理。這個農場也是新故鄉文教基金會的蝴蝶棲地營造點之一,裡面有超過34種蝴蝶,時不時便可看到美麗的身影飛過,讓民眾置身一個對大地友善的環境。

張文烈說,他把農場定位成是一個分享交流的地方,也是一個活生生的生態教室,歡迎民眾來此喝下午茶、吃飯聚會、做咖啡體驗等活動,詳情可洽:0933582997

來跟自然和好 走進互動廚房

互動廚房廚友認真備料、擺盤的可愛模樣。

作者:SASA

我喜歡美食,也熱愛料理,並且注重健康,更在意環境倫理,故不論是對生活、地方和人,想藉由簡單的方式,以傳達我想努力的事情,因此有了「互動廚房」的發想。其核心價值是:讓更多人認同自然農法作物,進而願意使用友善食材,走進廚房一起料理美食。

20144月才開始的互動廚房,已經跟幾組廚友互動了幾次,過程都不是單方向的交流。我親眼見證,縱然你不會煮菜,也能與食物做親密關係的連結。我認為這是一個學習模式,是彼此分享又平等的關係,而這樣的關係,回歸到自然也該如此。很久以前,人、自然與植物之間是平等的,但現代工業化的農業,產生佔有、破壞與侵略,導致自然再也不自然了。我覺得若你熱愛這片土地,便要有所行動,一起選擇對大地公平且乾淨的作為!

所以,讓我們從廚房開始,跟自然和好,一起「用自然的味道,找回更多對的事情」。

埔里鎮農會創意研發 茭白筍花、茭白筍帽

育英國小一年級學生謝明惠(右一),頭戴由埔里鎮農會研發製作的茭白筍帽,模樣甚是可愛。而在她前面的則是茭白筍花,是農會今年的創意作品,原料為茭白筍殼,經由去皮、陰乾等步驟,製作完成。(圖文:張庭芳)

2014年5月22日 星期四

103年模範母親 慶祝溫馨五月情

周義雄鎮長(左三)與模範母親潘鳳嬌(左四),一同切下兩層蛋糕,慶祝溫馨佳節。(張庭芳攝)

【記者黃彥文、實習記者張庭芳綜合整理】為感恩媽媽的辛勞,南投縣大埔里地區仁愛鄉魚池鄉、埔里鎮、國姓鄉四鄉鎮,舉辦活動表揚模範母親。

賽德克耆老郭蔡再妹
重視傳承原住民文化
張子孝鄉長表示,今年當選的模範母親不論是在家庭、部落,還是在教會、社區,都盡心盡力,讓文化能傳承下去。
103年模範母親郭蔡再妹是賽德克族人,也是南投縣少數能口述傳統歌謠的人,她認為不要丟失了部落的舞蹈,所以她教導年輕人、原住民舞蹈團體,去年亦因應縣文化局,成立「賽德克傳統文化藝術團」,都是為了傳承原住民文化。

陳莊秀調解婦女事務
組織老人會帶領學習
魚池鄉103年接受表揚的模範母親有:魚池村陳莊秀(縣表揚)、東池村林春梅、大林村陳董好仔、東光村王素雲、共和村梁游阿秋、新城村高菊,大雁村余(左糸右秀)美、中明村林雪、五城村陳月英、水社村周游菊欄、日月村林梅月、頭社村陳黃雪、武登村蕭寶鏡等14名;鄉長陳錦倫親自頒發祝匾額及精美紀念品,社區婦女大學歌唱班學員表演精彩舞表達祝福。 
84歲的陳莊秀曾歷任魚池鄉婦女會理事長,認真推展婦女工作,擔任調解委員期間,調解業務績優,曾獲省府與行政院長表揚,並組織老人會,擔任魚池鄉樂齡老人學習中心主任,帶領阿公與阿嬤再學習;育有一男三女,各有一番成就。陳錦倫鄉長肯定陳莊秀教養子女有成,熱心投入公益,相夫教子是社會的典範。

王茶花樂於學習
周義雄表達敬意
埔里鎮公所在三樓大禮堂,舉辦103年度模範母親表揚活動,當選人有:王茶花、黃舜姿、潘鳳嬌、柯陳尾、李陳金葉、曾廖瓊影、潘彩璧、廖清霞(縣表揚)、嚴金英、廖惠、廖秋色、鍾春梅、劉黃祝、許珠、曾秀霞等15名。最年長的王茶花女士,雖98歲高齡卻樂於學習,她參與社區老人學習課程,畫作曾在南投基督教醫院參展,也樂於做公益,擔任地母廟義工。周義雄鎮長向這15位模範母親,分別獻上花束、獎狀和紀念品,並一同切下兩層蛋糕,表達敬意。

黃金惠服務鄉親
四子事業有成
國姓鄉103縣代表的模範母親為黃金惠,各村里模範母親則有:國姓村韓月琴、石門村李運招、大旗村楊玉蘭、長流村趙珍妹、長豐村李錦雲、長福村張玉蓮、北港村李秀花、福龜村吳潭嬌、乾溝村蔡秀桃、柑林村李美玉、大石村李阿滿、北山村黃郁女、南港村詹秀琴等13位。
縣代表的模範母親黃金惠,民國83年曾獲得神農獎的傑出農家婦女表揚,也擔任過國姓鄉婦女會理事長、南投縣傑出農民協會理事、國姓休閒農業聯盟理事,服務鄉親,為社會全力貢獻;四子也都各有一番成就。

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

國姓桐花音樂會 博得觀眾滿堂彩

陳忠義(前排左一)、黃世欣(前排左二)在新竹交響樂團的伴奏下,高聲合唱。(張庭芳攝)

【實習記者張庭芳國姓報導】客家桐花季音樂會往年都在埔里牛耳石雕公園舉辦,今年在國姓鄉鄉公所及代表會的全力爭取下,得於南投縣國姓國小盛大展開,在詹鶴珠校長與家長會長邱美玲的精心安排下,活動圓滿成功。

音樂會邀請新竹交響樂團伴奏,由吳建銘老師擔任指揮,與金鐘獎、金鼎獎、三度金曲獎的三金歌王殷正洋,和男女高音聲樂家黃世欣、陳忠義合作無間,默契十足。進行到最後一曲的演奏,精彩之處,在場的觀眾紛紛起立鼓掌,大喊:「安可!」博得滿堂彩。會後已近中午,主辦單位特別提供玻璃對杯和客家美食草仔粿等,給來聆聽的鄉親一場難得的音樂饗宴,事後還能有美食充飢,遠道而來的鄉親們皆讚賞主辦單位的貼心安排。
殷正洋(左一)熱力開唱。(張庭芳攝)
 

美魔女媽媽深藏不露 走秀遊街展自信笑容

美魔女媽媽們手拿康乃馨,開心坐上小火車遊街。(張庭芳攝)

【實習記者張庭芳埔里報導】2014南投美人腿節活動,埔里鎮農會今年特別辦理美魔女媽媽腿走秀,邀請家政班的媽媽們在農會門口走秀,並坐上小火車遊街,替進入決選的22位美人腿公主衝人氣,號召大家前往美人腿公主選拔會場。
走秀活動在埔里鎮農會理事長、也是縣議員王彩雲的走位示範後,換美魔女媽媽們出場,她們個個深藏不露,最年長者為77歲。她們一面展現自信笑容,一面拋出康乃馨花束,讓現場鎂光燈閃不停之後,她們搭乘遊園小火車,在20部重型機車隊引導下遊街,車隊由南興街出發,沿著忠孝路、中正路、鯉魚路,最後抵達埔里鎮農會休閒酒莊。
埔里雄大輪重機隊的余宗憲表示,他與農會總幹事何世鴻談合作,讓重機隊成員跟這群媽媽們,一起為美人腿公主炒熱氣氛。南投縣政府農業處長陳瑞慶則表示,今年的美人腿節適逢母親節前夕,期待能順勢藉由媽媽的形象,讓茭白筍與日常生活做結合,做進一步的行銷。

2014年5月20日 星期二

五月天是感性的時光 林芳伃重視家庭教育

林芳伃鎮代表談家庭教育。(何其慧攝)
【記者何其慧埔里報導】五月份是屬於婦幼的日子,當家家戶戶忙着籌劃如何慶祝母親節時,熱心公益的女強人林芳伃難得有空,與友人喝杯茶,聊起母親在家庭教育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因此親子之間相互關心,做母親的更是必須身教言教,與子女共同學習在新時代中成長。因為愛孩子就要關心孩子,用心三分鐘母子連心也看到異常之處。
現在是全球化的時代,家中的母親角色也要有內外的思考模式。內要營造家庭的溫馨舒適,外要有遠見,家人孩子能安全學習成長,因應社會種種的變化,有能力保護自己,將危機轉換為契機。
林芳伃相信,人類生存下來最重要的是「適應變化的能力」。從小時候就要教育孩子要學習「適應」,未來就能夠勇於面對世事的「無常」。
所以林芳伃鎮代表對自己的要求就是以身作則,用服務鄉里之力,協助解決鄕親之困擾,作為子女的榜樣,並在細心與女兒討論海外打工學習的真正目標,及應注意事項,進行完全的準備工作後,讓女兒去海外遨遊,開眼界真正地落實學習適應不同國家的生活習慣及工作法規,不能仼性胡為,而是以瞭解、尊重對方的習俗爭取自己立足的公平待遇。

牛眠社區-歡慶母親節 溫馨五月情 孝親感恩慶祝活動

一年一度的母親節,牛眠社區結合社區活力站一同慶祝,讓活力站的媽媽們都能夠聚在一起歡度這美好的節日。活動邀請地方長輩為媽媽們別上胸花,以示祝福,現場備有母親節蛋糕,分送給每一位媽媽及與會人員共享這份溫馨。另外,對社區盡心盡力的劉阿姜女士榮獲南投縣103年度埔里鎮模範母親,為這次的母親節活動更添一份喜悅。(圖文:陳冠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