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望傳承瀕絕語言 守城發表《噶哈巫語分類辭典》

2-2 潘永歷認為,語言最重大的功用,在於傳統文化上的傳承;
辭典的製作目的,無非是繼續延傳噶哈巫族傳統的一大手段。
(洪建鈞攝)
【實習記者洪健鈞埔里報導】生存於埔里東北位置的主要平埔住民─噶哈巫族,在當地耆老潘永歷多年族語蒐集與整理之下,終於完成噶哈巫族的「分類辭典」,並於日前在守城社區「新公廳」舉辦發表會。

噶哈巫族主要分布在埔里鎮牛眠、大湳、守城和蜈蚣等四個社區(舊稱「四庄」)。

潘永歷指出,這本歷時14年的漫長族語編纂工作,雖然仍有許多詞彙收集不足的地方,也稱不上有完整的「辭典」功能,但證明了噶哈巫族擁有自我語言的基本認同,讓族群傳統不至步入「死亡」,並且希望族群與族語可以代代傳承下去。

當地老者潘德興現場用「全母語」說話,驚動全場,展現了噶哈巫族語言可以實際使用。
另一位老人潘應玉則說,原住民族群如果要邁向「正名」,族語的使用絕對是必要選項,他表示,噶哈巫族的實際族裔人口,並非只侷限在埔里的牛眠、蜈蚣二里,在仁愛鄉的中原、眉原和清流部落乃至於南豐村,都有著不少當初遭致日本政府遣派、進行部落監督工作的噶哈巫族後裔。


只要能夠串連各個同族聚落之間的連結,就能推動「正名」運動,並讓該族與族語能夠傳承下去,潘應玉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