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18日 星期二

福興社區菇神慶 兩岸菇類產業交流

2-1 縣議員廖志城(左四)與理事長何阿潭(左五)與兩岸菇類聯誼會大陸會會員合影。(許惇淇攝)
【實習記者蘇郁芹埔里報導】福興社區發展協會於88日、9日舉辦第二屆受奉宮菇神慶,由於颱風來襲,原定的產業導覽、生態體驗活動等皆因安全考量取消,將重點放在祭神與兩岸技術交流。活動除了向菇神祈求豐收與平安,也藉此學習大陸的養菇技術。

菇神又稱吳三公,是從大陸龍泉請來的神祇。祭典過程和一般廟宇祭祀大致相同,特別的是廟前以多種菇類排列而成的兩個大字「菇神」。此大型擺設由金針菇、杏鮑菇、靈芝等菇類組成,皆是當地所產。

縣議員廖志城表示,社區不但藉此活動教育民眾,明白菇類是種養生的好料理,同時也能行銷埔里在地新鮮菇類。


台灣以太空包技術種菇,大陸卻能直接把菇類種在地上。福興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何阿潭說:「若能結合雙方的長處,必能提升作物的品質。」兩岸菇類聯誼會大陸會秘書長韓省華則期望政府能投入二岸菇農的交流活動,使交流不僅止於民間互動。議員林芳妤表示:「慶典的舉辦期間雖然不長,卻成果非凡。不但促進兩岸交流,也使地方文化產業順利發展,是非常成功的活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